欢迎访问黑料吃瓜网

10年专注吃瓜

吃瓜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tel24小时咨询热线: 4006666666

手机:13999999999

电话:010-8888999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园

您的位置:首页>>朝阳吃瓜>>正文

朝阳吃瓜

神话走入实际:在天水,找到《山海经》里五千年前玉矿|访谈

发布时间:2025-05-19 点此:370次

文博时空/文 文博时空 作者 安富建

柔和的神话走入现实:在天水,找到《山海经》里五千年前玉矿|访谈的图像

“老乡家门口的石墩子,都是玉石做的。这种玉雨后春笋。”

神话学家、我国比较文学会会长叶舒宪,在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渭河岸边的山谷里找到了《山海经》里记载的“玄玉”玉矿。

《山海经》记载,黄帝在峚山种出了玄玉:“峚山其上多丹木……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

在一般人看来,《山海经》充溢奇谈怪论。“黄帝种玄玉”故事向来不受注重,由于没有人知道玄玉为何物。晋代博物学大师郭璞也只能用“黑玉”二字阐明玄玉。

叶舒宪带领财宝之路查询组看到的这种墨绿色玉石,当地叫“鸳鸯玉”。市面上常见的夜光杯用它制造,是西部旅行的盛行纪念品,命名源于唐诗名句“葡萄美酒夜光杯”。

鸳鸯玉出产夜光杯类今世工艺品和旅行纪念品 摄于武山县 叶舒宪供图

常见的天水武山县鸳鸯玉,怎么和《山海经》“玄玉”划上等号?

本年 2 月底,央视 9 频道播出由叶舒宪担任总参谋的纪录片《山海经奇》第二季,以《禹》的神话收尾。“禹赐玄圭”之说,曾是古代榜首王朝夏朝树立权利正统性之最重要意象。

叶舒宪以为,在“玄圭”为崇高符号的夏王朝背面,华夏区域史前曾存在一个“玄玉年代”。天水,正是玄玉资源(“鸳鸯玉”)东输的供给地,“天水不止有麻辣烫,更凭仗东流的渭河,为华夏文明的构成作出过不行代替的奉献”。

齐家文明 权杖头(用天水武山县鸳鸯玉制成) 武山县石岭下彩陶博物保藏

距今四千年的齐家文明 玉琮(用天水鸳鸯玉制成) 武山县博物保藏

在曩昔十年,由我国文学人类学研讨会策划的财宝之路系列郊野查询活动,先后 16 次探查,实地探查我国玉石散布状况。

文博时空约请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我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文学人类学研讨分会荣誉会长叶舒宪,结合“财宝之路”上的重要收成,详解来历于东部的玉礼制和西部的玉石资源怎么在华夏区域会聚,并催生出华夏玉文明的源头——“玄玉年代”。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唐启翠,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研讨员、《山海经奇》参谋刘思亮,对本文亦有奉献。)

01

刘邦逃生鸿门宴,

因献“白璧一双”?

刘邦和项羽在“鸿门宴”演出的“王见王”大戏,司马迁提到了三种玉器。

宴会上,范增想除去刘邦绝后患,“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未能见效后,派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半路杀出樊哙,保护了刘邦。刘邦托言喝醉了上厕所,跑了。没有来得及送出的礼物,托张良转交,“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延安芦山峁出土龙山文理解玉璧 2017 年摄于良渚博物院夏代文明展 叶舒宪供图

文博时空:玉器,在古代往往并非一般礼物,和礼制多有牵涉。鸿门宴上的几件玉器,你有神话学视界下的新解读。

叶舒宪:玉璧,代表天门,曾是祭天的礼器。白璧,无价之宝。秦昭王年代有“物归原主”故事,以十五座城池交换赵国的一块高级白玉璧(和氏璧)。实际上,白玉璧,往往皇帝才配用。一双白璧有日月的标志,《庄子·列御寇》曰:“吾以六合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刘邦拿下咸阳获财宝许多,给项羽贿赂重礼玉璧一双,有尊项羽为皇帝,甘居人下之意。

项羽接过白玉璧并能“置之座”,这和范增的行为——击碎刘邦送他的玉斗,构成明显对照。这表明项羽已心照不宣刘邦送白璧的屈服暗示,并改动预谋鸿门宴的初衷,放了刘邦一马,让他能九死一生。

周穆王见西王母,送礼物也用“璧”。《穆皇帝传》曰:“皇帝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山海经》里祭祀礼仪以玉璧为主,反映的正是西周以来盛行的玉礼制现象。

先秦出土的玉斗稀有。玉文明学者邱福海以为玉斗原型是青铜礼器“觥”,也便是角形杯。斗,应是汉代才正式出现。玉斗,有国家政权的标志(汉代王逸《九思·怨上》)。亚父范增辅佐项王,如星斗拱卫日月。

西汉犀角形玉杯(玉斗类玉器) 广州南越王博物院藏

现在所知古籍记载的玉玦的史前什物,是黑龙江饶河县小南山遗址的玉玦——玉耳饰玦。清末学者吴大澂考证,玉玦的形状“如环而缺”。黑龙江小南山遗址有我国境内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批玉器,距今 9000 多年。

新石器年代小南山文明玉玦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讨所藏

兴隆洼文明玉玦 2023 年 8 月第十六次财宝之路查询摄于赤峰市玉源博物馆 叶舒宪供图

玦,谐音“决”,有决断和隔绝之意。也有学者从考古什物剖析,以为汉代文献常见的“玦”,其实是被称为“韘(shè)形佩”的玉器。最早原型是射箭时用来扣弦。东汉班固在《白虎通义》中说“能决嫌疑则珮玦。”范增举玦,是在暗示项羽应决断,下决断。

西汉 韘形佩(出土于海昏侯刘贺墓)

文博时空:“鸿门宴”产生在距今 2000 年前后(公元前206年),今人难以代入礼制盛行的年代气氛。此刻,《周礼》已诞生,古人曾奉为圭臬,有玉礼制的系统理论。

叶舒宪:《周礼》是托古之作。干流观念《周礼》是战国时成书的,咱们团队研讨以为或许还要更晚,至少是经西汉人增改正的古书(唐启翠,上海交通大学)。

《周礼·春秋·大宗伯》载:“以玉作六器,礼六合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白琥礼西方,以赤璋礼南边,以玄璜礼北方”。

无论怎么,“圭、璧、琮、璜、璋、琥”六种玉器的玉礼制系统,契合西汉盛行的“六合”“五方”“五色”观念。

实际上,考古出土的西周玉礼器现已十分多。西周贵族墓中出土最多的玉器:一是“柄型器”,二是玉鱼,皆未列入“六器”。

西周 神人龙凤纹玉柄形器(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墓 M27 出土)

后来的玉器开展史根本沿着“六器”既定框架在走。《周礼》六类玉器,整合了夏商和史前时期的玉文明器型。以《周礼》为立足点,能够理清玉器的出现与开展头绪。

文博时空:如此说来,《周礼》改写了古人对玉器史的知道。

叶舒宪:玉璧/环,是我国出现最早的玉器品种,出现于距今约 10000 万到 8000 年的“小南山遗址”。内蒙古赤峰的“兴隆洼遗址”也出土许多玉器,出现于距今约 8000 年前。

良渚文明 刻符璧 南京博物院藏

东汉 谷纹双龙出廓玉璧 故宫博物院藏

战国 龙虎纹绞丝环(临淄商王 1 号墓出土) 淄博市博物保藏

这个年代还产生了斧、钺、柄形器。“玉斧”最早出现在距今 9000 千年前,随后玉斧上穿孔装柄,变为仪仗礼器“玉钺”。柄形器,晚近的新观念以为是史书里的“瓒”。

玉柄形器 商代朱书“父癸”(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这一时期的玉器,只要玉璧纳入了《周礼》。

文博时空:距今约 8000~6000 年出现的璜,进了《周礼》。

叶舒宪:南边最早的璜出土于浙江余姚新石器年代的河姆渡文明遗址。璜,实际上是环/璧的一半。《说文》曰:“璜,半璧也”。

文博时空:礼制,学者往往着重“名序别等”杰出等级。你曾说过礼制有宗教性的一面?

叶舒宪:璜,一般以为是装饰品,和项圈类似。

我国史前玉文明的榜首个顶峰凌家滩文明(距今 5800 年~5300 年)时期,发现了许多璜。在凌家滩遗址 87M4 号墓中,墓主人身上挂着玉璜达 30 多件。这种佩带方法后来也延续到西周。这儿是不是有等级准则的表现?现在看来前期的“璜”或许是列鼎准则(皇帝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的雏形。

马家浜文明 五件玉璜(距今 6300 年)

西周 五璜联佩(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出土)

可是,我以为或许不止于此。从神话学视界看我国玉器的来历,每一种首要的玉器方式的产生,都对应着某种神话观念。在史前,璜和环都或许具有“护身符”的内在。其原型或许出自旧石器年代用兽角象牙贝壳和鸵鸟蛋壳做的装饰品,具有重要的辟邪保佑功用,先民以为是带有“精”气的神物。周代人总结为“财宝为二精”说。

周代 双龙首玉璜 孔子博物保藏

圆形玉器还可代表圆天:玉环、玉璜能助人升天,归于崇高媒介物。周公东封鲁国,用镇国瑰宝为“夏后氏之璜”,肯定是一件大有来头的玉璜吧。

《山海经 海外西经》描绘能上天的夏后启:“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

玉礼制是附着于王权的一种表现形状,在前期的礼制更多和崇奉相关,杰出人与天神地祇的交流。“夏后氏之璜”后来标志着权利。

文博时空:在很长一段时期里,玉文明开展都限定在一个地舆规划内。华夏区域,玉文明出现很晚。

真实的神话走入现实:在天水,找到《山海经》里五千年前玉矿|访谈的视图

叶舒宪:玉文明先出现在有玉矿的东部。

玉琮,形制特别。最早的玉琮很小,发现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明,距今约 5100 年。还有观念以为圆形玉琮便是从玉镯演化来的,后出现方镯。

良渚文明 玉圆琮(或为宽体玉镯) 摄于上海闵行区博物馆 叶舒宪供图

良渚文明,神人纹玉琮王,外表浮雕兽面纹神徽

良渚文明中,常有玉琮戴在墓主人右手腕,当作玉镯运用。殷志强先生(著有《中华玉文明研讨文集》)称其是“琮璧合二为一的特别礼玉”。

良渚玉琮的规范形,四方形脱胎于圆镯形。出土方位常在墓主人右手腕部

常州寺墩遗址为良渚晚期,3 号墓出土的玉琮 33 件、玉璧 24 件。33 件玉琮同出,是迄今良渚文明墓葬随葬玉琮最多的。到商代,琮依然有,可是现已大大削减。再到西周,墓葬只要零散出土。

新石器年代良渚文明 刻符复式节(十五节)琮 首都博物保藏

刻符复式节(十五节)琮的“鸟立高台”纹

距今 6000~5000 年之际,我国东部(含东北)玉文明出现一个鼎盛期。之后,玉礼制出现“从东向西”传达的趋势。

文博时空:玉钺,也是华夏区域玉文明出现的最早的一类玉器。

叶舒宪:仰韶文明庙底沟时期(或称庙底沟文明),在河南三门峡市灵宝西坡墓地的 9 座墓葬曾出土玉钺 13 件及玉环 1 件,都是蛇纹石玉。这是华夏区域出土的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玉器。这能够视为华夏及其以西区域玉礼器的来历地。灵宝西坡,坐落渭河注入黄河后的南岸边。此刻,蛇纹石玉经渭河的漕运,连通了甘肃天水,陕西关中和河南。

仰韶文明玉钺(距今约 5500 年,选用规范蛇纹石玉料制成) 2021 年摄于咸阳博物院 叶舒宪供图

到了距今约 4000 年,代表性的类型如圭、璋、璇玑等几许形状器物出现,由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明(距今 5000~4000 年)发明,再沿着黄河传达到华夏和陕北区域。

玉戈,最早出现在坐落陕北的石峁文明时期。

文博时空:玉礼制的西传现已深化腹心地带。

叶舒宪:是这样。在石峁,玉戈归于零散的存在。至王权大扩张的商代,玉戈大为盛行。仅妇好墓一座墓葬就有 40 多件。在湖北盘龙城出土的商代大玉戈,是迄今发现最大的玉戈,长达 94 厘米。

盘龙城“玉戈之王”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北京大学孙庆伟教授以为,有用武器“戈”成为礼器后,变为“圭”。

玉圭,往往和圭命、圭书连在一起用。考古出土的春秋晋国“侯马盟书”,大多数写在圭形片(少玉,多石器)上,一些文书上直接以“圭命曰”起头。玉圭化身为神权正统的来历。史书记载大禹治水平定神州,天神(一说是尧)赐给他“玄圭”。

春秋晚期 朱书盟书(山西省侯马市晋国盟誓祭祀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保藏

《尚书·夏书·禹贡》曰:禹赐玄圭,厥告成功。

“圭”和“璋”实际上由钺派生而来。大禹树立新朝,有天赐玄圭为信物,类似传国玉玺之祖型。周武王征伐纣王时,也带着“玄钺”。

在民间,道教里敕召万神的令牌,也是和圭类似形状的器物。这是圭的崇高号召力传统的表现。

玉圭,承继了史前玉斧钺的功用,并且在后世赋加了新的价值观——德。所谓“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

明 青白玉谷纹圭(此圭属王妃的随葬品) 湖北省博物保藏

圭、璧共用,曾是周代玉礼制最首要的方式。

文博时空:璋,它是龙山文明的发明,到华夏二里头文明,成为中心礼器——作为一致王朝的标志。石峁玉璋多用玄玉,比二里头要早。而三星堆祭祀坑也发现许多黑色玉璋。

叶舒宪:考古发现的最早玉璋的确出现在山东龙山文明。石峁和三星堆玉璋数量多。可是商和西周之后逐步罕见,春秋后就退出前史舞台了。

1976 年石峁遗址收集的蛇纹石玉器群 摄于陕西前史博物馆 叶舒宪供图

二里头文明 玉牙璋 洛阳博物保藏

周今后的人现已搞不清玉璋是什么样了。有学者以为考古发现的“柄形器”便是文献记载的璋。孙庆伟以为,考古发现的牙璋便是玄圭

玉礼制一路西传至甘肃、青海的齐家文明(距今约 4100 年),构成了史前玉文明的最终一个顶峰。

02

“内蒙古后城咀石城”

再证“西玉东输”

五千年前“玉石之路”怎么走?

2024 年 3 月,“2023 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发布,入围终评的 21 个项目里有“内蒙古清水河后城咀石城址”。在这座河套区域龙山年代前期的中心城址,壕沟、台基邻近发现了玉铲、玉刀、连璜璧、玉环等,或许与陶寺、碧村、石峁、齐家文明出土玉器有类似之处。

后城咀石城出土器物

后城咀石城出土的联璜璧

文博时空:前边谈了玉礼制的东传,请再展开下西部玉石向东运送的进程。西部玉矿首要供给华夏。

叶舒宪:西玉怎么东输?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论题。从时刻看,渭河上游区域的天水鸳鸯玉早在超越五千年就开端东输,至于西部区域淡色的透闪石玉矿输入华夏,是以齐家文明为中介的。

在马和马车等长途运输工具未出现之前,最快捷通路的一种方式便是走水路。或许有两条道路:一是“渭河道”,二是“黄河道”。

甘肃武山蛇纹石玉矿应该和华夏区域进行过上千年的互动。渭河最接近关中,在渭河汇入黄河的交汇口邻近的河南灵宝,及泾河汇入渭河的交汇口邻近陕西杨官寨,都出现了最早一批蛇纹石玉钺。

玄玉(即鸳鸯玉)从甘肃到陕西和河南的天然通道——渭河宝鸡段

华夏用玉的相貌到夏商之际才彻底改动,因权利中心操控规划扩展。在距今约 4000 年,西部的青玉和白玉开端输入华夏及东部区域。

后城咀石城,处在“黄河道”边。河套平原,地处黄河“几”字形大拐弯最北段。后城咀石城的考古亮点,不在玉器的数量和质量方面,由于究竟很少。而在于其年代为距今 4400 年,这应该算是石峁和陶寺的“父辈”。

从龙山文明前期的后城咀石城到龙山晚期至夏前期出现的规划最大的城址——石峁遗址,尤其是山西兴县的碧村遗址,都曾有作为玉石资源传达的中转站的痕迹。

《竹书编年》有夏桀“立玉门”的说法,神话记载了夏桀的“玉门瑶台”。之前多以为“玉门”或许是存在于神话里的玉制修建,从石峁人将玉戈等“藏玉于墙”,好像阐明玉门是装点着玉器的修建。

西部玉石资源沿着黄河东传,绕道河套平原,之后南下。

《管子》曰“尧舜用禺氏之玉”。禺氏,便是大月氏。承当“西玉东输”运玉责任的,很或许是居住在西部的氐羌族群和前匈奴年代的月氏人。

西周《穆皇帝传》记叙了日子在河套平原的“河宗氏之邦”,记载具体触及运玉的道路、进程。“周穆王见西王母”“西王母献白环”的神话里都有白玉西来的影子。

西周 白玉双凤椭圆牌饰 摄于三门峡虢国墓博物馆 叶舒宪供图

西周 玉人龙合体 山西省考古研讨院藏

挖出了大批青铜的商妇好墓,出土玉器也数量不菲——多达 755 件。《周礼》记载的各种玉器都已在妇好墓里发现,墓中还有红山文明、齐家文明的玉器,一些甚至有“古玉改制”从头加工的痕迹。她也被称为是榜首个女人“玉器保藏我们”。

白玉三联璜玉璧(殷墟妇好墓出土) 2017 年摄于广东省博物馆妇好墓玉器展 叶舒宪供图

妇好墓出土的铭文大玉戈,通长 38.6 厘米,学者多以为来自华夏以西的陇东区域方国“卢方”的进贡。当地出土了带有铭文的“乍册吾”玉戈(庆阳博物保藏),形制、巨细、形状类似。

03

玉石东输、礼制西传,

真实的神话走入现实:在天水,找到《山海经》里五千年前玉矿|访谈的照片

《山海经》里藏着

华夏玉文明源头信息

我国新石器年代晚期出土玉器重要遗址散布,摄于南京博物院

(点击看大图)

文博时空:“玄玉年代”是你最早提出来的?为什么它对我国古代礼制的构成意义严重?

叶舒宪:我国玉文明有万年前史,不过,作为我国文明国家来历的玉礼制,奠定夏商周三代的玉礼制之源,要从距今 5000~6000 年算起。

坐落东部的大汶口文明、崧泽文明、红山文明、凌家滩文明、屈家岭文明,玉器形状繁复。凌家滩遗址一座最高等级墓葬 07M23 中,随葬品多达 330 件,其间玉器有 200 件。有一件长 72 厘米、重达 88 公斤的玉猪。这十分奢华了。后来的良渚文明,构成了以“钺、璧、琮、璜”为主的礼器系统。

大汶口文明 前期发现的“人面纹玉饰”, 滕州市博物保藏

红山文明 “中华榜首龙”玉龙(内蒙古翁牛特旗收集) 国家博物保藏

凌家滩文明 玉鹰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讨所藏

当我国东部迎来玉文明鼎盛期时,同年代的华夏区域却是一个玉文明的“凹地”。灵宝西坡遗址庙底沟的几件蛇纹石玉钺,是华夏区域最早,也是最多出土的玉器。

庙底沟文明 蛇纹石玉钺(出土于灵宝西坡遗址) 摄于河南博物院 叶舒宪供图

比照东部区域,华夏出土玉器时刻晚、数量少,形状单一,以钺和环为主。“玄玉年代”的提出,提醒了华夏区域史前用玉根本相貌,意在填平这块凹地。

从 2014 年 6 月至今,整整十年间,财宝之路查询组先后 16 次探查“玉石之路”,发现我国用玉选材规划更广、数量更多。

在黄河中上游,渭河、泾河及其支流沿途的那些市县,哪怕再小的博物馆也会有那么一两件相同原料的墨色玉器。一种墨绿玉石,矿藏学学名叫“蛇纹石”,重复出现,让我不得不从头审视曩昔对我国玉器史的知道。

2017 年 4 月第十一次财宝之路查询在甘肃宁县博物馆发现误判为“石斧”的仰韶文明玄玉玉钺

宁县博物保藏仰韶玄玉钺,光照下外表出现黑中透绿的色泽改变

2021 年 5 月,在陕西咸阳博物院举行全国仅有以仰韶文明玉器为主题“仰韶玉韵”特展,含 15 件玄玉玉钺,继续展出至今

在曩昔,蛇纹石玉经常被误当作石器看待。保藏界也有人把它归入墨玉类。而《我国玉器年代》作者曲石列出的我国“最早用玉”品种里有和田玉、蓝田玉、独山玉、岫岩玉,还有甘肃酒泉产的酒泉玉(蛇纹石)

灵宝西坡遗址庙底沟的蛇纹石玉钺,这是仰韶文明后期华夏玉礼器的标配。在仰韶文明最大的环壕聚落陕西西安杨官寨遗址,也出土了玉斧 2 件,都是蛇纹石玉。我在《玄玉年代:五千年我国新求证》一书里,收录了 189 件散布在各地的玄玉标本。

仰韶文明 蛇纹石玉钺(杨官寨出土) 摄于陕西考古博物馆 叶舒宪供图

与“西玉东输”资源输入对应,东部区域的玉礼制“东玉西传”传至华夏。

玄玉肇始,二者融汇构成的华夏玉文明奠定了文明国家的礼制。

文博时空:通过郊野查询发现的蛇纹石玉的普遍存在现象,启发了你对史前玉文明的再知道。为什么命名为“玄玉年代”?

叶舒宪:作为人文研讨者,蛇纹石玉的史前运用状况的再知道,给古代典籍里一向没有得到求证的国宝玉种,带来全面激活的前史关键。

《山海经》记载有 140 多处产玉之地。书中描绘为黄帝耕种的神玉,叫玄玉,又美称“瑾瑜”。瑾瑜,便是墨色的美玉。古往今来,没有人去深究这指的是什么东西。

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之四曰:“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瑾瑜匿瑕。”

仅有记载了华夏鼻祖黄帝在峚山种出玄玉的神话故事,当然直接和文明来历有关。

《山海经·西山经》曾记载:“峚山其上多丹木……丹水出焉……其间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

“玄”,既有墨色的意义,也指改变(老子《道德经》榜首章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强光下,玄玉通体透绿。正常光线下,薄的当地也能显出绿色。

仰韶文明玄玉玉钺,在光照下从黑色变为翠绿色

从前不少考古学者提出,我国的石器年代到青铜年代之间,存在一个“玉器年代”。在白玉没有上台前,华夏区域还存在着一个史前阶段以“玄玉”为主体。玄玉年代是华夏玉器年代的序章。

不知道史前玄玉的长时间衬托和微妙,就不简单理解“玄”这个我国思维的中心概念,为什么能兼指“美妙改变”之义。

文博时空:华夏用玉的玉料之源,要向存在许多玉矿的西部去找?

叶舒宪:2015 年 5 月的第十次财宝之路查询,找到地舆上最接近华夏(及关中)区域的甘肃天水的武山蛇纹石玉矿。

2015 年 5 月第十次财宝之路查询,在武山县渭河滨收集的鸳鸯玉籽料与山料 叶舒宪供图

当地老乡家的门墩都是这种玉料做的。渭河岸边的矿山上,满山都是玄玉。这是最早输入华夏区域的玉料,开发年代在五千年以上,在仰韶文明的庙底沟类型时期(距今 5500~5300 年)完结。

甘肃天水的武山县蛇纹石玉矿,2015 年 5 月第十次财宝之路查询组合影(第二排中心为叶舒宪)

没有对玉矿和西玉东输道路的知道,“玄玉年代”难以建立。

当更西部的白玉还没有输入华夏之前,甘肃天水的武山蛇纹石玉矿为华夏玉礼制的构成供给了榜首批用材。在距今 4000 年前后,“玄玉年代”正式让坐落淡色的透闪石玉即“真玉”。后来,玄玉仅有零散运用。

仰韶文明蛇纹石玉钺一组(来自私家藏品)

作为规划性礼器,华夏区域玄玉的运用是距今 5500 年至 5300 年之际开端,继续至距今 4000 年之际。一千多年的玄玉年代,直接影响了以华夏区域为中心的夏商周王朝的用玉礼制。“玄玉年代”为“夏后氏尚黑”(《礼记》)说供给了新的解读空间。

曩昔跟着文献记载去研讨上古年代,现已几千年了,许多工作貌同实异,现在看好像许多本相全被瞒住了。

访谈者介绍:

叶舒宪: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神话学研讨院首席专家,我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讨员,我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创始人文研讨四重证据法。作品有《我国神话哲学》、《论语:大传统视界的新知道》、《图说中华文明产生史》、《玉石之路踏查记》等 60 余部。

相关阅览

文博时空继续报导“上古奇书”《山海经》多角度最新研讨。

此前,对谈叶舒宪《“〈山海经〉虽极难明却独家保存重要文明信息”》,提醒这本“神话政治地舆学”作品的独家文明回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振复征引对谈相关内容并点评叶舒宪,在《光明日报》 2023 年 10 月 30 日 11 版发布了《迷上了人类学——叶舒宪的神话原型批判》。

对谈北京大学我国言语文学系教授、B 站公开课《瑰宝》主讲人陈连山,推出的《北大陈连山解读:现代人为什么看不懂?》,出现《山海经》上古奇书的前史际遇。

“CCTV 纪录”微信大众号《山海经奇》相关内容触及《北大陈连山解读:现代人为什么看不懂?》

参考资料:

叶舒宪:《玄玉年代:华夏文明的曙光》,《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18日 11版)

艾江涛:《玉石之路,“早于丝绸之路的大传统”》 2019年第17期 三联日子周刊

叶舒宪:《白玉崇拜及其神话前史初探》,2015

邓淑萍:《敬天格物:我国历代玉器导读》,2011

邓淑萍:《乾隆皇帝的智与昧: 御制诗中的帝王古玉观》,2019

图片 | 叶舒宪、杜广磊

排版 | 小谢

规划 | 尹莉莎

告发/反应

相关推荐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24小时咨询热线:

4006666666

微信咨询
吃瓜生活网
返回顶部